在短視頻占據大眾注意力、文旅融合成為城市發展新引擎的當下,一部名為《哏都風云之剛好遇見你2》的短劇,于日前在天津開機。該劇由天津北方演藝集團融媒體中心、天津人民藝術劇院聯合制作,天津力生制藥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出品,并得到天津市津南區委宣傳部支持。該劇預計將于2025年“十一”黃金周期間在抖音、微博、快手、視頻號等平臺上線。
從創作理念到傳播策略,《哏都風云之剛好遇見你2》試圖實現“短劇+文旅+中華老字號”三元素融合,成為天津城市形象傳播和品牌文化推廣的一次創新實驗。該劇在天津多個標志性文旅景點進行取景,力求實現津門文化風貌與城市喜劇的多元融合。
溫情喜劇遇上輕懸疑
《剛好遇見你2》講述“哏都”新事
作為《哏都風云》系列的第二部作品,《哏都風云之剛好遇見你2》延續了第一季“天津一家人”的家庭溫情喜劇基調,但在敘事結構和內容元素上作了顯著升級。該劇導演、國家二級編劇、天津人民藝術劇院演員付曉博表示,該劇的創作初衷主要是“講好一個有趣的、歡樂的天津故事,傳播津派文化”,進一步提升“哏都”的文化影響力與吸引力。這部劇是響應天津全力打造文旅都市目標的具體實踐,試圖拓展文旅宣傳推介的新路徑。
據付曉博介紹,該劇采用了“短劇+文旅+中華老字號”的創新傳播模式,全方位展現天津的城市魅力、老字號品牌的時代活力與城市發展新貌。這種模式在當前微短劇市場中頗為新穎,是內容創作與城市營銷相結合的一次重要嘗試。
在故事設計上,劇集保留了家庭、工作、情感線的主框架,并創新加入“笨賊盜寶”“眾人護寶”等輕懸疑支線,大大增強了戲劇張力。主創團隊在劇本打磨過程中反復推敲情節的合理性和趣味性,使支線與主線有機結合起來。劇中人物在天津標志性文旅景點展開一系列家庭趣事、情感交流,并推動懸疑支線發展,讓文旅元素自然成為劇情的一部分。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中華老字號企業——天津力生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的品牌故事被深度融入劇情。這家有著70余年歷史的老字號企業的創業故事被深入挖掘,“做好人做好藥”的企業理念通過劇情鮮活呈現,成為推動劇情發展的有機組成部分。
付曉博表示,“相較于第一季,這次我們在多個方面實現了顯著突破,可概括為‘五個更’:更快節奏、更多笑點、更時尚表達、更高顏值陣容、更強網感設計。”
在節奏方面,劇集減少了冗余情節,使故事發展更加緊湊,精準貼合當下快節奏生活中觀眾的觀看習慣。笑點設計上,在人物對話、情節發展和場景設置中都融入了大量幽默元素,笑點、淚點、看點都更密集。表達風格上,采用更符合年輕觀眾審美喜好的時尚表達,在臺詞風格、服裝造型、場景布置等方面進行了全面升級。
演員陣容方面,劇組按照“更高顏值陣容”的要求,經過多輪試鏡和篩選,最終選定了外貌與演技兼備的演員團隊,滿足觀眾對演員外貌的期待,同時高顏值演員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劇集的關注度和話題度。網感設計上,結合當下網絡流行趨勢,在劇情、臺詞、互動環節等方面融入網絡熱詞和符合網絡傳播特點的情節設計,便于在短視頻平臺傳播,吸引更多網友關注和討論。
劇組在取景方面也作了精心設計和多元融合,據付曉博透露,劇中將出現意式風情區、古文化街、五大道等天津標志性景點,同時也深入挖掘了津南區沽水孫莊等新興文旅目的地,力求全面展示天津的城市風貌和文旅資源。付曉博說,“在選擇場地時,我們綜合考慮了場地的文化特色、景觀效果以及與劇情的契合度,力求通過鏡頭展現天津多元的城市魅力。”
短劇+文旅+中華老字號
內容創作與區域經濟發展相結合
此次,《哏都風云之剛好遇見你2》在創作中圍繞“短劇+文旅+中華老字號”三位一體傳播模式進行了深入探索。這種模式在當前微短劇領域,是內容創作與區域經濟發展相結合的新嘗試。據付曉博介紹,該劇不僅在劇情中自然融入天津文旅元素,還在聯合推廣方面整合了政、企、文藝多方資源。天津力生制藥作為老字號代表,不僅是聯合主辦方,更將其70余年的發展歷程和企業文化通過劇情傳遞,實現“文化傳情,健康入心”的傳播效果。
“這種跨界融合碰撞出了顯著的火花。短劇為文旅宣傳提供了新的內容形態,擺脫了傳統宣傳片單一推廣模式的局限,以情感和故事吸引觀眾;文旅資源則反過來為短劇提供豐富的場景與文化底蘊,增強劇集的可看性和代入感。通過這種雙向賦能,劇集有望實現文化價值與商業價值的統一。”付曉博說道。
然而,內容融合并非易事。付曉博坦言,最大的難點在于如何避免“文旅元素堆砌”和“劇情被廣告化”兩個極端。“如果文旅元素只是簡單插入劇情,會顯得生硬;如果過于強調宣傳,又容易失去劇情的吸引力。”付曉博在采訪中表示,“我們在劇本階段就反復推敲,確保每一個景點、每一處老字號元素的出現都是劇情發展的自然結果,而不是強行安排。”
為了解決這一難題,付曉博和創作團隊采用了多種手法:一是讓角色在文旅景點中自然開展生活場景,如家庭聚會、朋友相約等;二是將老字號品牌的發展故事與企業文化有機融入主線劇情;三是通過“笨賊盜寶”“眾人護寶”等支線情節,在懸疑探險中自然展示城市風貌。
《哏都風云之剛好遇見你2》的大膽嘗試恰恰體現了微短劇與文旅產業融合的深化。據《2024年中國微短劇產業研究報告》顯示,2024年我國微短劇市場規模達505億元,首次超過全年電影票房。而“微短劇+文旅”的模式正在成為各地宣傳推廣的新選擇。
近年來,天津持續推動文化與旅游在業態、產品、市場、服務等多維度深度融合,積極構建集都市風貌、深度體驗、年輕潮流和人文底蘊于一體的文化旅游新場景,加快建設具有鮮明特色和廣泛吸引力的文化旅游目的地,成果豐碩、效益顯著。據統計,2025年上半年,天津市共接待國內游客13483.88萬人次,同比增長3.9%。
天津作為北方重要的文化旅游城市,通過微短劇這種新興形式推廣文旅資源,是天津創新城市營銷手段的重要舉措。津南區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希望通過該劇讓觀眾發現更多津南的獨特民俗風情和休閑娛樂新場景,感受農文商旅等多產業融合發展的新成果。”
“跟著微短劇去旅行”
是傳播產品創新更是營銷模式創新
2024年1月,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辦公廳發布《關于開展“跟著微短劇去旅行”創作計劃的通知》,推動微短劇與文旅深度結合。不少業內人士認為,這類創作不僅是一種內容創新,更是一種傳播產品創新。
據3月26日發布的《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2025)》,截至2024年12月,我國短視頻用戶規模為10.40億人,使用率達93.8%。微短劇作為短視頻內容的高級形態,正憑借其短小精悍、節奏明快的特點迅速占領市場。
天津師范大學音樂與影視學院院長楊愛君指出,微短劇能迅速興起,主要得益于三方面因素,“首先是算法推薦技術的成熟,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發達和算法推薦,提供了觀眾選擇微短劇、微短劇也選擇觀眾的雙向機制;其次是契合現代人碎片化觀看習慣,觀眾需要在細碎時間里消費節奏快、情節密的內容;第三是能滿足觀眾的心理期待,我們有一些特別想做的夢、特別想實現的理想,在微短劇中都能找到。”楊愛君認為,“微短劇+文旅”本質上是一種帶有廣告功能的文化產品,“如果微短劇是一個文化消費產品的話,那么加上文旅,劇集本身就具有了廣告功能。”
然而,她同時指出,目前大多數微短劇與文旅的結合仍停留在較淺層次。“產業融合的層次較淺,微短劇絕大部分現在還是一個消費的文化產品,還不是作為廣告或與文旅融合的主要功能而出現。這導致內容同質化嚴重,文化內涵融入不夠,缺乏思想和藝術深度。”楊愛君說。
數據顯示,2024年各平臺累計上線微短劇超過30000部,但真正實現與文旅深度融合、產生顯著經濟效益的案例不足5%。大多數作品仍然停留在景點展示和簡單植入的層面,未能實現內容與營銷的有機統一。
關于未來的突破方向,楊愛君建議用廣告思維重塑創作理念,“微短劇不應只是藝術作品,更要具備商業屬性和傳播功能。”她認為,創作者需要從城市IP(知識產權)打造的高度切入,挖掘地方獨特文化,并借助AI(人工智能)、VR(虛擬現實)、AR(增強現實)等技術提升內容體驗。
“‘微短劇+文旅’最大的市場功能其實就是打造一個城市的IP、一個城市的名片。如果能把某一個城市的最主要的特色挖掘出來,并用微短劇的形式反映出來,而且有較高的藝術性,這個IP打造成功以后,將是文旅當中最大的一個亮點。”楊愛君談道。
事實證明,成功的“微短劇+文旅”項目的確能夠為當地帶來顯著的客流增長。如《我的阿勒泰》等微短劇推動新疆阿勒泰地區旅游熱度飆升,這說明優質內容與文旅推廣結合具有巨大潛力。楊愛君建議,未來“微短劇+文旅”的發展需要注重三個方面:一是深化產業融合,將劇集創作真正納入文旅營銷體系;二是提升內容質量,避免同質化競爭;三是創新技術應用,利用AI、虛擬拍攝等技術降低成本、提升體驗。
《哏都風云之剛好遇見你2》的出現,是區域文化傳播與短劇類型創新的一次重要嘗試。它不再局限于“逗樂觀眾”,更希望實現“傳播城市”和“賦能品牌”的雙重目標。通過“短劇+文旅+中華老字號”的創新模式,這部劇試圖在娛樂觀眾的同時,展示天津的城市魅力,傳播老字號的企業文化,推廣當地的文旅資源。
微短劇時長雖短,但其背后所承載的文化傳播與產業聯動功能卻絲毫不輕。在文旅融合、老字號復興與短視頻傳播三重背景下,這類內容正在成為城市形象構建和新消費場景入口的重要載體。據行業預測,2025年中國微短劇市場規模有望突破680億元,“微短劇+文旅”的商業模式將更加成熟。
2025年的“十一”假期,這部帶著天津幽默、老字號溫度和文旅風景的微短劇即將上線。它能否真的實現“講好天津故事”的初衷,還需等待觀眾的反饋。但毫無疑問的是,“微短劇+文旅”的這條路,才剛剛開始,其未來的發展空間和商業價值值得期待。
通過這種創新嘗試,我們或許正在見證一種新型城市營銷方式的誕生——用輕喜劇講述城市故事,用微短劇傳遞文化價值,用創新模式連接內容消費與實體經濟,最終實現文化傳播與經濟發展的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