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舒婭疆
近日,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廳聯合省能源局印發《四川省新能源產業鏈建圈強鏈發展規劃(2025—2027年)》(以下簡稱《規劃》)。《規劃》聚焦光伏、風電、氫能、新型儲能等重點領域的產業發展綜合實力提升,提出到2027年,四川省新能源產業鏈營業收入超過5000億元,力爭達到6000億元的發展目標。相關產業鏈上市公司有望迎來新一輪發展機遇期。
眺遠營銷咨詢董事長兼CEO高承遠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四川有望通過“建圈強鏈”推動當地新能源產業鏈加速發展,并為產業鏈相關公司帶來供應鏈成本、資金、訂單等多個方面的紅利,進而促進四川新能源產業鏈上市公司在光伏、氫能等重點領域的市場份額進一步提升。
《規劃》顯示,截至2024年底,四川省擁有光伏、風電、氫能等新能源產業鏈企業近200家,其中本土上市企業11家,專精特新、單項冠軍等上榜企業37家。四川省新能源產業鏈實現營業收入約2079億元,產業綜合實力位居全國前三位,并培育了通威集團、東方氫能、中材科技等國家鏈主企業和璉升科技、川潤動力、中自環保等眾多細分領域頭部企業。四川的光伏材料、風電裝備、氫能裝備等產業規模位居全國前列,其中電池片產能約占全國六分之一,光伏產品產能居全國前三位,氫能產業營收規模位居全國前列、風電整機新增裝機容量位居全球前十。
根據《規劃》提出的發展目標,到2027年,四川省新能源產業鏈關鍵材料、核心技術和裝備自主可控水平大幅提升,市場機制、標準體系和管理體制更加健全,鏈主、鏈核企業規模實力不斷壯大,全鏈產業創新能力和綜合競爭力進一步凸顯,建成世界一流的新能源產業集群。
從細分產業來看,《規劃》提出,到2027年,光伏產業鏈營業收入超過4000億元、力爭達到4800億元;風電產業鏈營業收入達到550億元、力爭達到650億元;氫能產業鏈營業收入達到450億元、力爭達到550億元。
從發展路徑來看,四川將聚焦光伏、風電、氫能、新型儲能等重點領域,圍繞上、中、下游產業發展情況,繪制產業發展全景圖,形成標志性產品方案,實施針對性鍛長補短,促進產業鏈供應鏈加深合作,培育壯大產業集群,鞏固技術領先優勢,加快構建符合新發展要求的產業生態,提升產業發展綜合實力。
值得一提的是,《規劃》還提出要推動新能源產業鏈應用規模顯著提升。包括大力推動屋頂分布式光伏、市政工程光伏、源網荷儲一體化綠色產業園區建設,“光伏+制氫”“光伏+制造業”、氫能交通、“水風光發電+氫儲能”等初步實現規模化應用,建成10個以上風光儲一體化項目,力爭光伏、風電裝機規模達4500萬千瓦。
“伴隨著產業鏈‘建圈強鏈’工作逐步推進,將有力推動四川省新能源產業規模的持續擴大,未來預計還將有更多資金和資源將進入當地的新能源領域,帶動上下游產業協同發展,形成完整的產業生態。”中關村物聯網產業聯盟副秘書長袁帥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對于產業鏈上市公司而言,可借助政策紅利,進一步加大研發投入,提升技術水平,提高市場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