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曹 琦
11月2日,2025南昌飛行大會暨航空產業博覽會(以下簡稱“2025南昌飛行大會”或“大會”)在江西南昌瑤湖機場圓滿落幕。2025南昌飛行大會以“動態表演+靜態展覽+科普互動”為核心,重型戰斗機、國產大飛機、輕型特技機等機型“零距離”展示。
近年來,南昌市積極搶抓戰略發展機遇,聚焦航空產業發展新方向,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扎實做好延鏈補鏈強鏈文章,加快推動要素集聚、政策集成、企業集中、產業集群,推動航空產業規模持續做大、能級不斷提升。
大量高端產品亮相
本次大會匯聚了60多家航空企業和科研院所的各種“高、精、尖”產品,覆蓋了通航飛機、eVTOL整機、各類無人機及動力系統、航空復合材料等最新的前沿展品,全方位呈現低空經濟的最新發展成果。
《證券日報》記者看到,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旗下中國航天空氣動力技術研究院攜彩虹無人機家族明星產品亮相。其中,作為彩虹家族的“常青樹”——彩虹—4中空長航時無人機吸引了眾多觀眾參觀。
“彩虹—4的系統歷經多次考驗及改進,更加成熟完善,自動化程度高,部署快速靈活,安全可靠。”據現場工作人員介紹,該機型已成功中標國家基礎地理信息中心中航時固定翼無人機航空應急測繪項目,為目前國內中大型民用無人機的單筆最大訂單。
據了解,南昌既是近代中國航空工業的發源地之一,也是新中國第一架飛機的誕生地,航空產業基礎扎實、底蘊深厚。近年來,南昌堅定不移將航空產業作為重點產業鏈和先進制造業集群全力推進、傾力打造,持續做大規模、提升能級,目前南昌市已基本形成以航空制造為核心、以航空運營為主干、以航空服務為支撐的較為完備的產業體系。
值得一提的是,C919是我國首次按照國際通行適航標準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噴氣式干線客機,其前機身、中后機身的生產地正是南昌。
目前,C919已進入商業運營階段,多條國內航線已實現常態化飛行,實現了“讓中國的大飛機翱翔藍天”這一宏偉目標。
低空經濟生態圈持續完善
如何給低空飛行裝上AI大腦是當前的熱門話題,所謂的低空AI能力是指通過無人機等飛行器作為載體,結合攝像頭、激光雷達等傳感器和先進的人工智能算法,為空域管理與監控、無人機操作與控制、物流配送、城市管理、公共安全、智慧水利等多個領域提供高效、精準的解決方案,實現對低空領域全方位、智能化管控與管理,助力低空經濟蓬勃發展。
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證券日報》記者:“現在的無人機變得越來越聰明,可以實時處理大尺寸、高分辨率,目標密集的低空視頻,對低空常見的目標密集、物體小等場景,具備高精度識別的能力,滿足大型活動、節假日等重要時刻對人群、車輛等目標的監測,同時還能支持用戶開啟AI識別,實現靈活、智能的使用體驗,滿足個性化需求和不同場景的應用要求。”
隨著低空經濟的蓬勃發展,城市天空將日益繁忙。多任務、高密度、大流量的融合飛行將逐漸成為現實。為應對“申報難”“看不見”“叫不到”“管不住”等問題,多個綜合性低空管理服務平臺應運而生。例如,由中國電信推出的天翼星巡低空服務監管平臺,打造基建空天地網聯、空域數字化劃設、飛行智能化管理、協同智慧化監管、運營場景化服務等于一體,能夠為軍用航空、民航及政府提供全要素實時監管工具,為運營方提供高效智能服務。
“展望未來,要完善低空經濟生態圈,需要以場景創新驅動產業融合,培育多種應用場景的同時提升產業自主可控能力,才能推動低空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备=ㄈA策品牌定位咨詢創始人詹軍豪對《證券日報》記者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