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國務院食安辦、中央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中央網信辦等28部門及經濟日報社主辦,北京市食藥安辦、中國經濟網承辦的2025年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主場活動9月11日在京舉行。圖為北京市海淀實驗中學校長林偉明。
中國經濟網北京9月11日訊(記者 姜智文)“北京市海淀實驗中學始終堅持‘健康第一’理念,高度重視食品安全管理,用心守護師生飲食安全。”北京市海淀實驗中學校長林偉明表示。
今日,2025年“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主場活動在京舉行。會上,林偉明分享了北京市海淀實驗中學通過健全制度、智慧賦能和食育融合三維發力,確保校園食品安全。
首先,健全制度,打造責任閉環。學校認真構建從采購加工到售餐洗消全環節食品安全制度體系,以制度約束行為、以流程規范操作,著力夯實食品安全管理基礎。強化庫房、烹飪間、洗消間等九大核心場景管控,將刻板的崗位職責提煉為“順口溜”,員工一看就懂,一背就會,職責常掛嘴邊,常記心間,著力提升食品安全管理效能。壓實三級管理責任,堅持日管控風險防控“抓細節”、周排查隱患治理“溯根源”、月調度統籌部署“定方向”,著力打造食品安全管理閉環。
其次,智慧賦能,實現可視可控。作為北京市智慧食堂試點校,海淀實驗中學整合資源搭建平臺,通過數智賦能,對食品采購、驗收入庫、清洗消毒、加工制作、出餐售賣、人員管理、財務管理等所有環節進行全面監管。
采購驗收環節,嚴格執行大宗采購,實現食材源頭可溯、過程可控、效期可查、品質可靠、價格合理;實施家校聯檢聯驗,智慧電子秤核驗種類數量,人工驗收品質,嚴把食材入庫關;驗收全過程自動拍攝留痕,可回查每項食材驗收視頻,形成電子臺賬。庫存管理環節,通過庫存管理系統對庫存查詢、出入庫管理、庫存盤點等進行準確把控,有效輔助食堂倉庫在執行、監督、信息統計等方面的工作效能。
人員管理及加工制作環節,通過互聯網、明廚亮灶、人工智能,對員工晨午檢、操作流程進行全方位監控預警,實現對從業人員的高效閉環管理;中心溫度監測實現智能測溫上傳,以智慧控溫保障出餐品質。學校運用“智慧駕駛艙”平臺,實現食品安全全流程的記錄、監管、預警,打造高品質食品安全管理新模式。
最后,食育融合,推動共建共享。精心打造食育文化,加強食品安全、生態文明、勤儉節約、膳食營養等跨學科知識教育,著力培養學生健康飲食觀念與行為習慣。學校邀請專業團隊,聚焦學生健康成長,優化營養搭配,創新研發50道菜品,結合預點餐機制,形成安全、營養、可口的科學配餐體系,讓師生吃的有滋有味、安全健康。學校還建立起學生自主自律、家長輪流陪餐、膳食委員會監督的協同治理機制,實現校園食品安全師生共建共享。
“校園食品安全關乎師生健康、家庭幸福和社會穩定。”林偉明強調,“我們將始終秉持‘安全、營養、可口’理念,堅持高標準、嚴要求,持續提升食品安全水平,為辦好人民滿意教育提供堅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