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材交易行業長期面臨“小、散、亂”困境,規范化與現代化程度不足。傳統交易依賴線下市場和個體商戶,信息不對稱、價格機制不透明,致使藥材價格差異大、品質參差不齊,影響用藥安全與行業信譽,制約產業高質量發展。
作為全國首家且安徽省唯一具備大宗中藥材現貨交易資質的亳州中藥材商品交易中心(以下簡稱交易中心),歷經5年市場調研與體系建設,于2025年國際(亳州)藥博會期間正式啟動“中藥材大宗交易平臺”升級煥新,以多項突破性機制重塑行業生態。
中藥材產業迎來標準化、金融化升級契機
近年來,《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十四五”中醫藥發展規劃的通知》等政策頻出,從多維度引導行業規?;?、規范化、高質量發展。
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推動下,中藥材行業迎來新一輪發展機遇。亳州作為全國最大的中藥材集散地,產業模式的轉型升級亦受到行業廣泛關注。
中藥材大宗交易平臺率先推出倉單交易模式,實現藥材標準化存管與便捷流轉,并開設掛牌交易專場,精準聚焦細分品種與特定交易場景,極大提升了交易效率與針對性。通過全流程線上化與電子倉單系統,有效解決了傳統現貨交易中存在的效率低下、成本高昂及透明度不足等痛點,平臺立足現貨交收與實體供應鏈建設,切實服務于產業實際需求。
這一創新模式系統回應了中藥材行業在價格形成、質量管控、交易成本與融資渠道等方面的長期難題,逐步構建起融合交易、金融與數據服務的現代化大宗中藥材流通新體系,從交易模式、供應鏈金融、數據服務等多維度重構行業生態。
四大核心機制破解中藥材交易傳統痛點
中藥材大宗交易平臺以線上化、標準化、金融化為核心,系統性地解決了中藥材交易存在價格亂、質量差、成本稿及融資難等行業痛點。
在金融支持方面,平臺攜手相關機構,推出應收賬款融資、倉單質押、訂單融資等定制化服務,顯著改善中小商戶資金周轉難題。
在渠道與成本控制方面,平臺聯合產地政府推進GAP認證、溯源體系建設與標準化倉儲管理,構建“原料+飲片”協同經營模式,通過智能算法實現供需精準匹配,降低產業鏈綜合成本。
在交易效率與安全方面,全流程線上化操作配合銀行存管與第三方支付,確保資金安全;標準合同與仲裁機制進一步降低交易風險。
在公信力構建方面,平臺通過公開競價、實時行情披露等方式提升價格透明度,逐步形成行業公認的價格發現機制。
“現貨+倉單”創新交易機制
作為中藥材大宗交易平臺的核心創新,倉單交易模式與掛牌專場的設立,有效突破傳統線下交易的信息壁壘和效率瓶頸。倉單交易支持藥材標準化存管與多次流轉,顯著降低實物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掛牌專場則聚焦細分品種與特定采購情景,提升交易精準度。
與傳統線下交易相比,平臺實現了從“看貨議價”到“電子倉單、線上成交”的轉變;平臺立足實物交收和供應鏈支持,不脫離實體經濟需求,更適合中藥材這類非標屬性較強的商品。
中藥材大宗交易平臺重點聚焦用戶規模與中藥材交易生態構建,預計2025年實現成交額不低于3億元,2026成交額不低于30億元,2027年成交額預計超100億元。隨著倉單交易等創新業務的開展,5年后平臺年成交額期望突破千億元。
戰略協同主業,強化珍寶島行業控制力
中藥材大宗交易平臺不僅是獨立業務板塊,更是珍寶島藥業向上整合供應鏈、抑制成本波動、提升產品質量可控性的戰略舉措。通過平臺,公司可系統整合優質產區資源,構建可追溯的原料供應體系,增強采購議價能力與庫存調控靈活性,進而支持其中藥研發、生產與銷售主業的穩定發展。此外,供應鏈金融、智慧物流、數據服務等延伸板塊也有助于提升全產業鏈效率與公司品牌影響力。
珍寶島藥業通過打造產業互聯網平臺,是對傳統中藥材交易方式的革新,更是切入供應鏈金融和構建行業生態的關鍵戰略。在用戶持續增長、供應鏈金融落地、生態協同效能不斷釋放下,這類深度產業互聯網平臺有望在中醫藥行業變革中獲取顯著紅利,并將形成珍寶島藥業重要的新增長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