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亮妈妈,中文av在线天堂,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欧美一区二区黄色,九九精品视频观看,国产极品福利在线,色爱精品奇米一区二区三区

荊楚大地奏響特色產業大合唱

2025-09-14 06:08 來源:經濟日報
查看余下全文
(責任編輯:王炬鵬)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國內時政更多新聞 > 正文

荊楚大地奏響特色產業大合唱

2025年09月14日 06:08   來源:經濟日報   

近日,記者來到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與中部崛起兩大戰略的交匯之地——湖北。從沿江城市到山區縣鄉,從產業園區到田間車間,一個個特色產業在荊楚大地蓬勃生長,各地立足資源稟賦,鍛造競爭優勢,培育特色品牌,展現出強勁的創新脈動。

在潛江市張家窯“四季有蝦”試驗示范基地,養殖池中小龍蝦翻涌游動。依托豐富的水資源,潛江市從上世紀90年代末開始發展小龍蝦產業,從最初的一道油燜大蝦點燃味蕾,到如今檸檬泡泡蝦、藤椒小龍蝦等特色口味層出不窮。美味的背后是潛江精心打造的覆蓋養殖、加工、物流、餐飲、電商、文旅的全產業鏈。如今,小龍蝦已成為這座城市的亮麗名片。

產業興旺的落腳點是讓更多人共享發展紅利。潛江市搶抓湖北省“蝦十條”政策機遇,深入實施“一產提效、二產提質、三產提級、品牌提檔”四大工程,不斷拓展小龍蝦產業發展路徑,構建起綜合產值870億元、帶動22萬人就業的全產業鏈集群。潛江小龍蝦產業的壯大,映射出湖北省特色產業加速崛起的生動圖景。今年4月,湖北省印發《湖北省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工作方案(2025—2027年)》,提出要加快打造一批在全國乃至全球有影響力的拳頭產品和特色產業,實現縣域特色產業向縣域冠軍產業、特色地標產業提檔升級。

湖北各地與企業立足本地優勢、順勢而為,因地制宜培育出一批特色產業,匯聚起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能。“在隨縣種香菇基本不會虧本。”隨州市隨縣軍成菌業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湯成的一句話,道出了當地菇農的底氣。得益于適宜的氣候條件、深厚的種植傳統和不斷升級的產業鏈條,小小香菇成長為大有可為的富民產業。

種出好菇只是第一步,如何種得更穩、更優、更高效,離不開提升技能、塑造品牌這關鍵一招。“有了這本證,技術有人認,收入噌噌漲。”隨縣三口堰村村民吳忠邊說邊向記者展示“香菇種植工”專項職業能力證書。

自2023年起,隨縣實施擦亮“香菇種植工”勞務品牌三年行動,累計培訓菇農1.2萬人次。“我們通過理論和實操相結合的授課方式,讓菇農從傳統經驗型種菇向現代科學型種菇轉變,提升種植技能、增強抗風險能力、提高種植效益。”隨縣香菇種植工專業培訓老師楊守波說。

發展特色產業,不僅是帶動群眾增收致富的有效路徑,更是牽引鄉情、匯聚人心的強大磁力。本地特色產業能夠吸引“游子”返鄉,把先進理念和市場渠道引入家鄉,共同推動特色產業做大做強。這樣的故事,正在天門上演。

在中國(天門)服裝電商城的直播間里,主播江紫芳正在推介店鋪服裝,語音未落,背后大屏上的成交數字已開始跳動。幾步之外的智能化廠房內,打包機高速運轉,揀貨工人井然有序,一件件衣物將飛快裝車,發往全國各地。

近年來,天門吸引了不少人回鄉創業就業,湖北萊依窕服飾有限公司負責人熊飛翔就是其中一員。“天門是服裝老城,我們家幾代人都做服裝。回到家鄉,不僅有產業氛圍,還有成本優勢。”他介紹,公司2019年回遷后,依托本地完善的紡織、印染、加工、銷售產業鏈,實現了快速發展。

筑巢引鳳,需要系統化、成體系的產業支撐與全方位的政策支持。為讓返鄉者安心扎根,天門出臺多項扶持政策——每年2億元專項基金、“三年免租兩年減半”租金優惠、“保姆式”創業服務……在政策、市場的共同作用下,一幅“家家織衣、戶戶帶貨”的產業圖景加速鋪展。目前,全市已集聚服裝類經營主體7000家,年交易額突破500億元,近3年累計吸引約10萬人返鄉就業創業。

湖北省人社廳黨組書記、廳長李述永介紹,湖北正聚力打造“縣有集聚園、鎮有孵化器、村有家庭坊”的三級創業平臺,系統解決創業所需的“陽光、土壤、空氣和水分”,推動楚商回歸和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創業。

特色產業要立得住、走得遠,既要發揮既有優勢,還應不斷求變求新。在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縣,茶產業的升級蝶變印證著這一點。這片茶鄉,正通過技術革新、模式創新、業態融合,讓茶葉釋放更多價值。

汲明茶業有限責任公司的全自動生產線正高速運轉,溫控、流程都能實現可視化精確把控,茶葉品質提升的同時,日加工鮮葉能力可達6000公斤。公司銷售經理肖飛說:“智能化設備不僅是生產利器,也成了游客的觀光點。”

除了產業技術創新,五峰還持續推動“茶旅融合”,支持周邊茶企建設生態茶莊園,讓連綿茶山變身可游可賞的綠色景點;將原五峰精制茶廠改造為宜紅茶工業遺產與非遺展示館,讓沉睡的老廠房煥發新生,成為承載記憶的文化地標。“我們創新推出《一葉芳華》情景劇,再現上世紀80年代紅茶生產與出口的熱鬧場景,讓游客在喝茶品茗的同時,能沉浸式感受歷史溫度。”五峰土家族自治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鄒壽天介紹。

“通過‘茶+研學+科技+文旅’的多元融合,五峰不斷延伸產業鏈、提升附加值,讓茶葉成為穿梭于歷史與當代、文化與旅游之間的重要紐帶。”五峰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徐棟說。

未來,湖北省將加快培優育強縣域特色產業集群,力爭通過3年建設,使全省縣域特色產業集群綜合實力和區域競爭力明顯增強。在政策的持續引領和各地的創新探索下,湖北更多“地方名片”將成長為“產業地標”,特色產業發展之路將越走越寬廣。

(經濟日報記者 李紅光 董慶森 張 虎 張 曉 劉沛愷)

(責任編輯:王炬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