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發展服務貿易,是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培育外貿發展新動能的重要途徑。近日印發的《關于促進服務出口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用好用足資金渠道、完善保稅監管制度等多條舉措。多項政策協同發力,將更大力度促進服務出口,推動服務貿易高質量發展。
今年上半年,我國服務進出口總額達3.9萬億元,同比增長8%,其中服務出口1.7萬億元,增長15%。服務出口的亮眼表現,反映出我國相關服務的國際競爭力明顯提升。這背后離不開財稅、金融等各方面政策的支持作用。此次文件專門針對服務出口細化措施,其中財稅支持政策更是強化力度,提升了針對性、精準性。
運用資金重在精準。寶貴的資金不能“撒胡椒面”,要用在刀刃上。按照部署,各地應充分利用中央和地方現有資金渠道,進一步支持數字服務、高端設計、研發、供應鏈、檢驗檢測、認可認證、知識產權、地理信息、語言服務等服務出口新業態新模式,以及節能服務、資源循環利用服務、環境治理服務、環境咨詢服務、碳足跡核算管理服務、碳管理綜合服務等綠色服務,培育服務出口重點企業和重點項目。
增加投資重在撬動。促進服務出口,還可以通過基金帶動社會資本支持服貿企業發展。服務貿易創新發展引導基金是國務院批準設立的國家級基金,是推動服務貿易創新發展的重要舉措。統計顯示,截至去年5月底,基金已決策投資子基金47個、直投項目25個,決策投資金額93億元;基金連同子基金已投資538家企業,投資金額達424億元。服貿基金發揮“四兩撥千斤”的作用,能夠給服務出口注入強勁動能。下一步,需落實好文件相關舉措,發揮服務貿易創新發展引導基金撬動作用,加大對服務貿易的投資,加強與地方基金聯動,帶動更多社會資本投資服務貿易和數字貿易領域。各地可探索以多種方式開展與服貿基金合作,以融資新途徑支持貿易新業態新模式。
優化服務重在高效。實行服務出口零稅率,有利于鼓勵擴大出口。此次文件要求,優化服務出口零稅率申報程序。通過優化辦稅流程、申報要求、管理方式,做到精簡、高效,最大程度便利企業,更好地把政策落實到位、充分發揮紅利。要加強部門協同和信息共享,鼓勵更多有條件的地區依托相關電子信息平臺,在申報服務出口退稅時推廣以電子信息替代需企業申報的紙質或電子憑證,提高申報效率、加快退稅速度。
強化財稅、金融、監管等各方面政策協同,將形成促進服務出口的合力,推動服務出口企業持續提升國際競爭力,我國服務貿易有望保持良好發展態勢。(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金觀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