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1日拍攝的重慶市江北區觀音橋商圈。該商圈2023年入選第三批“國家級旅游休閑街區”,單日最高人流量達105萬人次。

10月11日,游客在觀音橋商圈一文創店選購商品。

10月11日,觀音橋好吃街人來人往,這里日均接待游客超11萬人次。

10月11日,北倉文創街區的圖書館成為年輕人看書、休閑的好去處。該街區鄰近觀音橋商圈,由曾經的紡織品倉庫創新改造而成。

10月11日,市民游客在觀音橋步行街漫步游玩。

10月11日,觀音橋星光68廣場的Starry Ocean星光海底世界,這是亞洲最大的室內單體海洋館。

10月11日拍攝的觀音橋商圈“我在重慶”大街區。該街區是2025年央視春晚重慶分會場的拍攝點位之一,街區內的巨型廣告屏日均吸引近萬名游客打卡拍照。
有人說觀音橋是重慶的“潮流心臟”。這條相傳因清朝康熙年間修建的觀音廟和石板橋而得名的商街,既承載山城故事,又盡顯國際風尚。
觀音橋步行街位于重慶江北區,2005年2月正式開業,是我國西南地區首條“中國著名商業街”,也是全國首批“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之一。一邊是好吃街里麻辣串、糍粑的市井香氣,一邊是潮奢門店、文創街區的前沿時尚,傳統巴渝風情與國際潮流在這里無縫銜接。
開放式街區錯落有致,4.1公里“空中連廊”串聯起11個商業組團,將老廠房、閑置空間煥新為“我在重慶”“星桂坊”“遠東城”“嘉陵光影”四大主題街區。這些街區各具特色:或聚焦巴渝風情與潮玩運動,或主打高端精品與時尚生活,或彰顯國潮文創魅力,共同構建出富有層次的新型消費空間。開放式的街區格局、高低錯落的建筑形態與富有山城特色的立體空間,形成了觀音橋獨有的商業氣質。
著眼“首發經濟”,觀音橋大力發展新品首發、品牌首秀、區域首店、行業首牌、模式首測、技術首展、設計首創、藝術首演、服務首推、體驗首試等全鏈條發展的新型綜合消費模式。近年來,該商圈引入了200余個國際知名潮奢品牌,400余個區域首店、旗艦店,舉辦“首秀”“首展”260余場次。
不斷煥新升級的消費場景吸引著更年輕的客群。數據顯示,目前觀音橋商圈18歲至35歲青年到訪比例已超過60%。今年國慶中秋假期,觀音橋步行街日均客流量突破百萬人次,銷售額同比增長16.6%。(經濟日報記者 趙 晶 吳陸牧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