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營經濟促進法》(以下簡稱“民營經濟促進法”)正式出臺,標志著民營經濟發展邁入法治化新階段。樹根互聯股份有限公司(原“樹根互聯”,現簡稱“樹根科技”)首席運營官黃路川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該法尤其利好科技創新型企業,為企業在技術發展、數據開發利用、產學研融合、融資支持、參與國家重大科技項目等方面提供了更穩定的制度環境。

圖為樹根科技首席運營官黃路川 由受訪者供圖
黃路川指出,民營經濟促進法的出臺是我國民營經濟發展歷程中的重要里程碑,標志著國家對民營經濟的支持實現了從政策驅動到法治保障的重大跨越。“民營經濟促進法為我們帶來更公平的競爭環境,尤其在智能制造、工業大數據領域獲得更多機會。一是破除了市場壁壘,該法確立了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使我們參與智能裝備、工業大數據等關鍵領域競標的門檻降低;二是加大融資支持力度,助力我們技術研發;三是強化產權保護,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科技型企業的技術專利安全;四是支持科技創新,該法開放國家重大科研基礎設施,使我們有望牽頭更多國家級工業AI攻關項目。”據了解,樹根科技已參與多項國家重點科技項目,其聯合三一重工打造的國民級宏觀經濟指數——“挖掘機指數”,對全國各地超百萬臺工程機械設備的工況進行數據分析和C端互聯,憑借海量大數據反映全國各地的基建投資、進出口貿易、固定資產投資等領域的活躍態勢,描繪出我國經濟社會運行的數字“全息圖”。2016年至今,挖掘機指數已形成每月定期發布機制。樹根科技還持續投入工業AI、數智化技術等核心技術研發,構建差異化優勢。讓機器擁有“眼睛”和“大腦”,并通過調度控制系統的“手”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問題,形成“感知-決策-執行”的全方位閉環能力,在降本提質增效方面具有推動作用。
在民營經濟促進法的強勁東風下,樹根科技迅速行動,對未來3-5年的戰略規劃進行了系統性優化。黃路川透露,公司將全力深化“AI+工業互聯網”雙輪驅動戰略,憑借長期積累的高質量數據資產,加速推進多個大模型的研發進程,推動新一代大模型工業智能在生產制造、銷售、售后等全鏈條場景的智慧化變革。
在國際化布局方面,黃路川充滿信心。民營經濟促進法對民企“走出去”的大力鼓勵,為樹根科技注入了一劑強心針。自2019年起,樹根科技便開啟了海外市場的開拓之旅,致力于向全球輸出“中國技術”與“中國經驗”。截至目前,公司已為眾多“一帶一路”共建國家提供服務,并為東南亞、歐美、中東、非洲等地區的數十家跨國集團提供數字智能化解決方案,業務覆蓋紙業、林業、石油化工、工業園區、貿易進出口、玩具制造、生活服務等眾多領域。“在政策的有力支撐下,未來我們將在提升中國技術國際影響力的征程上大步邁進,早日實現‘成為引領工業智能發展的偉大科技公司’這一宏偉愿景。”黃路川堅定地表示。(中國經濟網記者 鞠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