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紅茶加工技術領域已實現多項突破性進展。一系列成果提升了紅茶品質,改善了風味和外觀,紅茶生產效率和加工精準度大幅提升。
這是記者從近日于四川宜賓舉行的2025年全國紅茶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融合發展大會上獲悉的。
據介紹,相關技術由國家茶葉產業技術體系紅茶加工崗位研發,科研團隊成功探明紅茶色香味關鍵成分及調控機制,為后續精準加工技術的研發奠定科學基礎。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發明了紅茶甜醇、高亮、高香靶向調控新技術,從根本上解決了傳統紅茶加工中品質不穩定的難題,改善了紅茶的風味和外觀。
此外,科研團隊還創制出精準智控紅茶加工關鍵裝備及數智化生產線,有助于大幅提升生產效率和加工精準度,推動紅茶加工產業從“經驗制造”向“智控制造”轉型。同時,該團隊主導制定了多項行業標準,為紅茶產業的標準化、規范化發展提供了重要指引。
截至目前,“中國紅茶高質精準加工關鍵技術及產業化”技術成果已獲得國際國內專利授權47件,技術應用范圍覆蓋全國16個紅茶主產省區市。
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黨委書記江用文表示,這項成果的推廣應用,顯著提升了我國紅茶裝備和產品在國內外市場的核心競爭力,成為推動我國紅茶加工全面升級的關鍵科學技術支撐。
“這項成果歷經14年協同攻關,在紅茶加工技術領域實現了多項突破性進展。近3年這項成果新增直接經濟效益10.3億元,間接效益達195.6億元。”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副所長、茶葉體系首席科學家王新超說。
本次大會以“創新融合 綠色智造”為主題,由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國家茶葉產業技術體系聯合主辦,匯聚來自全國12所涉茶高校、24家科研機構以及48家知名茶企等近300名行業精英參會。(記者韓佳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