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南昌11月3日電 題:南豐蜜桔何以“長豐”?
幸培瑜、歐陽劍環、熊家林
深秋時節,江西省撫州市南豐縣,碩果盈枝的蜜桔進入采摘期。南豐蜜桔有上千年的種植歷史,然而這個農業支柱產業也曾遇上發展瓶頸。
“如今消費市場對水果的需求越來越多元化,如果止步不前就可能面臨農產品競爭力下降的風險。”南豐縣蜜桔產業發展中心副主任黃國安說,市場上不斷“冒出”新的同類競品水果,這倒逼南豐蜜桔產業提質升級,爭取選育出上市時間更早、果味更濃、口感更佳的優質品種。
何以“長豐”?創新賦能。
南豐縣建成了中國南豐蜜桔產業科創園,設有果品分析、病蟲害分析、育種接種等多個實驗室。此外,當地通過“揭榜掛帥”項目引進高校科研團隊提供“腦力”幫助,不斷選育優質南豐蜜桔品種。
今年51歲的南豐縣種植大戶陳學明是位“桔二代”,從小看父親種南豐蜜桔,他在2012年投資七八十萬元流轉了100多畝果園。
“剛接手果園時,果品不好、產量也低,愁得我睡不著覺。”陳學明回憶說,為找到提升蜜桔品質的“密碼”,他幾乎住在了果園,最終找到了兩把關鍵“鑰匙”:好品種和有機肥。
在當地農業農村部門牽線幫助下,陳學明與江西省農業科學院的技術團隊合作,搭建了約80畝用于提純改良蜜桔品種的溫室大棚。隨著品種和土壤的改良,他的精品蜜桔畝產達到四五千斤,單價比普通蜜桔售價高了一倍,依然供不應求。
陳學明說,他關注到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提出“要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質量效益”。如今,他是當地的“特聘村主任”,下一步將帶著村民一起種“優質優價”的高品質蜜桔。
農業品牌化是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要標志,能起到撬動鄉村產業升級的作用。
“這款用蜜桔制成的果酥,口感香脆,大家覺得好吃可以適當囤一點……”和南豐縣許多蜜桔企業一樣,江西桔花香食品有限公司把銷售主場地搬到了線上直播間。公司負責人趙福林一邊回復直播間評論一邊介紹,手邊擺著蜜桔果酥、陳皮糕、陳皮辣椒醬等多種蜜桔深加工產品。
這些產品上都貼著一個相同的品牌標識——“贛撫農品”。為整合產業資源、提升產品辨識度,撫州市發布了“贛撫農品”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目前,全市授權及認證企業超過120家,產品都附有“贛撫農品”溯源碼,消費者掃碼就能了解生產信息和生產標準。
南豐蜜桔不僅在國內走俏,還在海外“出圈”。在江西省鴻遠果業股份有限公司的加工車間,桔香四溢,工人們正把剛采摘的早熟蜜桔分揀、裝箱。
“我們的產品遠銷俄羅斯、馬來西亞、孟加拉國等40多個國家。”公司總經理王潔說,為從源頭守住品質底線,他們建立了從種植到采收的全流程品控體系,每批出口蜜桔都經過甜度、大小、顏色等十多項檢測。
如今,南豐培育了一支近3萬人的蜜桔經銷商隊伍,注冊蜜桔銷售企業80多家。南豐蜜桔銷往全球各地,品牌價值超過202億元。
不僅是鮮果,果渣也被“吃干榨盡”。走進江西萊檬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的原料車間,陣陣清新氣味撲鼻而來,這里儲存的果渣中不少就來自南豐蜜桔。公司總經理胡浩喆介紹,這些果渣經過精深加工后,可以提取出果膠等產品,作為天然食品添加劑用于軟糖、酸奶等食品。
“公司每年要消化上萬噸果渣,以前的廢棄物被挖掘出新價值,產業收益空間更大了。”胡浩喆說,科技是產業升級的重要支撐,公司有20多名專業研發人員、13項發明專利。產線經過數智化改造后,如今只需要中控室的4名工作人員就基本能控制車間生產。
如今,南豐縣有200多家蜜桔加工企業,各類精深加工產品走向消費市場。南豐蜜桔產業的“長豐”之路越走越長。